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
是全国第21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
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
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说起职业病,大家似乎并不陌生
但仍有很多人对职业病的理解有所偏差
到底什么是职业病?
构成职业病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职业病包括哪些种类?
下面的科普小知识将为您答疑解惑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构成职业病须具备哪些条件?
要构成《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4个条件:
▲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三、职业病包括哪些种类?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我国法定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456种:
五、职业病属于工伤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属于工伤。根据《工伤认定办法》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六、职业健康体检与一般体检有何区别?
职业健康体检与一般体检不同之处在于:
1.职业健康体检具有针对性。如就业前的职业健康体检是针对即将从事有害作业工种的职业禁忌进行的。
2.职业健康体检具有特异性。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害不同。
3.职业健康体检具有强制性。为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用人单位对有毒有害作业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是强制性的,对此国家法律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