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性氟病是由于工作中长期接触过量的无机氟化物所致,以骨骼改变为主的全身疾病。氟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很广,炼铝、磷肥、钢铁、农药、化工、含氟塑料和橡胶、铀提炼等多种工业。氟及其化合物主要以气体及粉尘形态经呼吸道和胃肠道进入人体,氢氟酸则可通过皮肤吸收一部分。经常接触低浓度氟化物可出现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及牙齿酸蚀症,氟骨症则是慢性氟中毒和地方性氟病的主要病变,一般先损及躯干骨,以后累积长骨。严重病例可因骨骼畸形压迫神经,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或因关节活动受限,引起功能障碍。
气态氟化物被呼吸道较快吸收,固态的部分吸收。皮肤和粘膜也能吸收。氟还可经消化道吸收。
进入体内的氟迅速的随着血液分布于细胞外液中,氟进入骨、肾和甲状腺的速度很快,静脉注射后10分钟即可达最高浓度,氟可以透过胎盘。氟亲和于骨,进入体内的氟约百分之五十在体内蓄积,氟主要经过小便排出,占排氟量的75%,12.6—19.5%由粪便排出,7—10%由汗液排出,毛发、指甲、乳腺排出很微量的氟。
氟能干扰以至破坏正常的钙磷代谢;氟能刺激成骨细胞和刺激酶活性,加速骨基质形成,如同时有缺钙,便形成类骨质,高浓度的氟导致不规则的机制形成,甚至抑制机制形成,氟能刺激破坏骨细胞等引起骨吸收,导致骨质疏松,也能使磷石灰变成氟磷石灰,增加骨盐稳定性,氟还能损坏软组织,引起骨外氟中毒,总之氟对机体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样的。
临床表现
氟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氟骨症,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引起氟中毒并累及骨组织的一种慢性侵袭性全身性骨病。氟中毒累及牙齿称氟斑牙。工业性氟病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消化道症状。腰背和四肢疼痛。以晨起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或消失。尿氟含量常超过当地正常值上限,此外还有眼、上呼吸道和皮肤刺激症状,慢性炎症等。
第二阶段:上述表现加重,X线检查见骨小梁增粗,呈麻袋纹样表现,骨盆、脊柱、肋骨和胸骨表现较四肢明显。
第三阶段:上述改变进一步加重,出现关节运动受限,骨骼畸形及神经受压等,X线检查见骨结构模糊不清,骨小梁纹理有重叠合并倾向,甚至骨结构消失,骨组织影像呈白色大理石样,骨外形粗糙不平,严重的腰、胸、颈韧带钙化,呈竹节状,肋下缘呈毛刷样增生,长骨皮质增厚,密度增高,骨周围明显钙化,尺桡骨及胫腓骨骨膜、骨间膜有明显的钙化和骨,有形态不一外生骨疣。
诊断原则:应根据密切的职业接触史和骨骼DR X线改变,临床症状和化验检查等,综合分析,排出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
治疗原则:首先要加强营养,补足蛋白质、补充维生素D、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等,鼓励户外活动,采用肌肉按摩及对症治疗,以助病人早日康复。
预防:控制车间空气中的氟含量,改善工作环境,防尘等多种措施减少或降低发病率。从事接触氟行业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上一篇:浅析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