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是:健康科普>> 健康体检科普知识>>详细信息
肝硬化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7-08-16     阅读:1273次    来源:邱建中

概述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临床表现
  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牙龈出血、鼻出血、消瘦乏力、发烧、黄疸等症状。
  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
  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病因各种原因(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肝脏损害均可导致肝硬化
  1.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
  3.营养障碍     

  4.工业毒物或药物     

  5.循环障碍       

  6.代谢障碍 

  7.胆汁淤积     

  8.血吸虫病       

  9.原因不明 


检查方法
  1.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肝功能检查             (3)病原学检查             (4)血清纤维化检查             (5)腹腔积液检查等 
  2. 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2)CT检查等 
  3. 内窥镜检查:  

    (1) 肝活检检查              (2)  腹腔镜检查 

   4. 超声肝纤维检查:

    是目前最简单最直接的肝硬化检查手段,用于肝硬化的早期筛查,是帮助诊断肝硬化的重要依据。 


预后肝硬化是慢性进行性肝病,肝组织结构紊乱而致肝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主要在于早期发现和阻止病程进展。肝硬化晚期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上一篇:警惕:宫颈癌与性伴侣数有关

下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早期预防